信息化工作

【综述】 2007年,佛山市信息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信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提速,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应用实效明显提高,农村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应用进展迅速,无线电事业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突破,全市信息产业规模和信息化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全年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2330.71亿元,同比增长25.9%,增加值达607.43亿元,同比增长25.6%,信息化综合指数达75.6%,有力地促进了佛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信息基础设施】 注重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各通信运营企业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01.0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0.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69.94万户,增加147.92万户;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263.37万门,增加9.93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999.36万户,增加230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0.39万户,增加9.65万户。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有新突破。佛山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先导地位日益显现。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330.7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17.62亿元,同比增长27.6%;工业增加值481.2亿元,同比增长25.3%;信息服务业的业务总量313.09亿元,增加值126.23亿元,同比增长26.2%。信息产业作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原材料消耗少,其快速发展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重要社会效益,对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绿地佛山”的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引进有新进展。扎实做好南海奇美液晶显示器模组项目的跟进服务工作,完成相关政府资助项目申报工作,该项目一期总投资额4.8亿美元,预计上下游企业配套后总投资额将达20亿美元,是佛山市迄今最大引资项目。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于10月份正式投产,成为全省首条正式投产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至年底月产能突破20万片。以此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举办“中国高清数字电视论坛”、“2007全球平板显示标准及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有针对性引进了一批微电子、光学、信息等行业的上游原材料生产商和下游的电视生产厂商,促进显示器件产业的聚集发展,打造中国首个液晶电视产业专区。积极争取重大信息产业项目落户佛山市。市政府组团赴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地举办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系列投资推介活动,在推广宣传和招商引资方面都取得良好实效。全球最大的设计软件公司美国欧特克公司、全国动漫行业的领军企业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科技传感技术龙头企业深圳清华力合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信多媒体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进驻佛山市投资项目。
   信息产业发展的载体有新亮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佛山)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顺德)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顺利推进。同时注重新技术领域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佛山市被省信息产业厅批准建立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产业(佛山)基地,并已与香港物品编码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RFID产业发展联盟,制定了基地发展五年规划。基地作为推动佛山市RFID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将会带动RFID产业在佛山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有较大进展。结合重大项目建设,联合有关高校、企业组建了广东液晶电视技术中心、广东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液晶电视技术中心开展的“新世代液晶彩电屏集成技术研发项目”被列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启动建设广东(南海)数字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这对提升佛山市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级化,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数字认证、嵌入式软件、Linux等新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数字认证技术在全市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全省首家Linux企业应用试点单位选定三水区健力宝富特容器有限公司,大大促进了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信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新加强。积极协助信息产业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有关重点项目或专项资金。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佛山市实际,起草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器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等4个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以此保障全市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电子政务】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组织编制了《佛山市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指导意见》。数据共享平台二期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发布实施工作已在市国土局、建设局、民政局、教育局等17家单位顺利铺开;完成《佛山市共享数据与交换数据目录》编制工作,覆盖包含17家单位1000多条共享数据条目,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明显加强。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系统应用,推动政府部门之间网上协同办公。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建设正式启动,将实现全市城市规划的统一信息化管理。
   电子政务应用领域向纵深拓展。数据共享平台、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数据容灾备份系统、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等跨部门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扎实开展,促进电子政务的应用向深度拓展,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大幅提升。数字城管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稳步进行,电子政务应用向民生建设方面延伸发展。财税库行联网系统进一步完善,应用情况良好,税款入库业务量逐步增长,在全国地级市名列第一。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对全市240多个部门、6000多个审批事项所对应的审批行为进行实时监察和预警纠错,形成对一市五区行政审批行为“两横两纵”的监察(监管)模式,完成全市行政审批业务数据的大集中,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居全省先进行列。
   政务网站建设成果显著。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建站理念,开展市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优化升级政府门户网站各类项目,整合各类政务网站资源,在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在线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加强。网站改版后,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反响,日更新信息量达500多条,首页日访问量达10万人次。在全国性评比中,市政府网获得“信息公开特色奖”等多项荣誉,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禅城区政府网获“综合创新”大奖,是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区级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化推广】 组织举办了“动力100·企业成长论坛暨信息化专业镇工程启动仪式”、“佛山百镇信息化提升工程交流会”、“中国—欧盟物流信息化论坛”、“蓝色天空——2007佛山电信行业信息化通信展”、“5·17世界电信日大型网络科技体验活动”、“2007佛山市房地产信息化应用论坛”、“现代企业高层管理策略暨信息化应用研讨会”及“佛山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培训”等系列活动。
   通过举办这些宣传推广活动,引导企业和市民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都收到良好效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息化氛围。

【公共领域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年末交通IC卡系统的公交应用已覆盖佛山五区,全年共发卡30.7万张,全市共安装车载刷卡设备2243台。月刷卡交易达到125.73万人次,日均超过4万人次,佛山交通卡在广佛两地消费达到30多万人次,体现了广佛两地的紧密联系。覆盖全市的公交电子收费系统基本构架成型,为信息化便民工程的稳步开展建立了初步的基础。“佛山通”卡在全市已发卡50多万张,在全市开设人工发卡充值网点近130家,率先从小额支付的消费网点建设突破,与多家商场超市结成了战略联盟。使得持“佛山通”卡的市民可以在众多商场中实现优惠支付,方便市民,便利市民,让利市民。

【企业信息化】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起草了《佛山市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逐步构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政策保障体系。抓试点示范和“倍增计划”项目,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单位被确立为省信息化试点示范单位;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确立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佛山三水区好帮手公司等2家企业其项目被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列入“2007年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计划”。通过积极引导和项目带动,企业信息化应用普及率显著提高,全市大型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100%,中小企业普及率达80%以上,85%的企业使用各种信息系统,74%的企业建立内部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所突破。顺德区被列入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区。着重利用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强行业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以省建设RFID物流通关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选择一批经营效益好、信息化基础扎实的企业作为试点,积极开展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全程集成系统应用的探索;以专业镇、产业园区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了高明塑料合成革专业技术镇信息服务平台、龙江家具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等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已有一批企业利用信息平台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良好收益,切实推动传统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电子商务】 积极在商贸流通和物流企业推广以欧浦钢铁物流、华南塑料交易网为示范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创新服务内容,建立并完善企业、消费者在线交易的信用机制,扩大电子商务在社会消费中的应用规模,全市已建有各类电子商务网站近200个,在电子信息、钢铁、机械、花卉等领域涌现出一批运营良好、影响较大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尤其是B2B电子商务模式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且逐渐走向规模发展,呈现出跨地区发展的趋势。大型企业在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来开展业务,建立企业间的价值链体系,实现效益最大的电子商务增值系统。对上游企业,在库存、研发、市场等领域进行深入地协同,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战略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下游企业,将企业内部完善的ERP系统延伸到销售末端,有利于集中控制市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中小企业通过自建网站和加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企业应用推广。

【农村信息化】 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通过在三水区和高明区分别建立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开展“信息兴农村、和谐握手中‘443’信息服务系列活动”、“信息兴农、建设和谐新农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加强对农村居民信息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和技能,有效促进网络进村、信息入户。
   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高。截止到年末,全市有“农讯通”等各类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0多个,“佛山农业信息网”等各类涉农信息网站近100个,其中“农讯通”登记用户超过15万户,发送短信流量超过1500万条;“农业新时空”发送短信流量超100万条,“如意村村通” 发送短信流量超300万条。通过信息网络一方面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提供市场信息;一方面把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为农民提供网上管理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起草《关于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佛山市农村信息化战略研究》,制定了《佛山市农村管理信息规范》和明确的工作进度安排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农村管理信息系统项目。

【无线电事业】 无线电事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开展预防高考、公务员招考和各类职称考试无线电作弊行为工作。抓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在九江大桥坍塌突发事件中,及时响应、主动出击,组织开展应急通信救援保障工作,为突发事件中各抢险救灾单位的通信指挥调度和信息上传下达提供保障,提高了抢险救灾工作的成效。加强无线电监听监测工作,尤其在“两会”、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活动等重要时期,对重点业务无线电频率进行监听监测,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无线电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开展无线电监测联网二期工程建设,创造性地在全市范围建立3个无线电联合监测区,初步实现全市无线电管理资源共享。做好无线电台站数据清理登记工作,完善了频率台站管理数据库。认真开展各项无线电业务,全年指配无线电频点76个、核发无线电台执照1696份、查处干扰31起、检测各类无线电台站804部、监听无线电频率6.92万个、测试电磁波辐射67次。
   无线电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理顺行政许可程序、优化行政许可流程。出台了《佛山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完成南海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专项规划。稳步启动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全年共查处违规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的单位9家、无线电发射设备64部,查获私自占用的无线电频点114个,结合执法检查宣传无线电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营造合法依规使用无线电频率和设置无线电台站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