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建置三水县。1959年3月2日,三水县并入南海县;1960 年9月30日,恢复三水县建制;1993年3月29日,三水撤县设市(县级市);2002年12 月,三水撤市设区,2003年 1月8日,挂牌成立,成为佛山市5个辖区之一。三水区地理坐标为北纬 22°58′~ 23°34′、东经112°46′~ 113°02′,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佛山市西北部。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肇庆四会市交界,北面连接清远市清城区和清新区,西南与肇庆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三水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千米,东南距佛山市中心禅城区24千米。辖区总面积827.69平方千米,下辖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山镇等7个镇(街道),有22个社区、48个村,共774个自然村。至年底,三水区户籍人口40.6万人。
2015年,三水区位居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9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8位;三水区乐平镇位居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百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第48位。三水区创建成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区生产总值1009.79 亿元,比2014年增长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5 亿元,增长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65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82.14亿元,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51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49亿元,增长15.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万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7元,增长10.4%。
经济建设
【农业】 2015年,三水区农业总产值6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种植产业19.74亿元,增加1.9%;林业产值2387万元,增长1.6%;畜牧业产值29.49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14.09亿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7元,增加10.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580公顷,比上年减少0.6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40.4公顷,减少0.26%;蔬菜种植面积11923.4公顷,减少1.04%。粮食产量3.52万吨,减少0.75%;蔬菜产量41.03万吨,减少1.66%;水产品产量11.86万吨,增长3.84%。三水区基本完成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股权管理交易系统完成研发调试。全面开通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与银行账户数据对接,新增支票套打、数字互通、自动对账等功能,实现农村集体资金流动实时监控。完成三水区农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全区有合作社92家,其中省级示范社有8家,占全市50%;市级示范社25家,占全市56%。全区有农业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21家。完成40家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并授牌。新增“佛山市三水区农林技术培训基地”4个、“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8个。全年发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1009笔,贷款金额2亿元。编制养殖水域滩涂渔业发展规划,完成高标准连片鱼塘整治184.81公顷,新增3家市级和4家区级水产良种场。“莘田现代农业园区·三水鱼世界建设项目”申报为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增6个市级“菜篮子”基地,完成市级“菜篮子”基地直销店(点)亮标工作,建立二维码溯源管理系统。“三水黑皮冬瓜”和“乐平雪梨瓜”分别获颁“佛山十大名优农产品”牌匾,宝苞农场获颁“佛山十大休闲农业观光基地”牌匾。全年蔬菜样品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合格率为99.35%;猪尿样盐酸克伦特罗和水产样品孔雀石绿等残留合格率均为100%。与区内92家种养殖企业签订“共建安全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协议书”,选定3个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从6月1日起,试点实施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落实重大有害生物(红火蚁)和动物春秋两季防疫。全年查办各类违法案件35宗,罚款13万多元。
【工业】 2015年,三水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86亿元,增长8.4%;工业用电量55.96亿千瓦时,增长4.2%。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纳入统计的237家制造业龙头企业整体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营业收入766.62亿元,增长11.8%;税收入库50.4亿元,增长13.8%。全区有157家企业备案技改项目243个,技改投资总额78.32亿元,备案项目数量和金额比上年分别增长592.14%和95.73%,有143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投入资金73.81亿元,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超100亿元大关。工业企业技改投资99.92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增速高于工业投资26.3个百分点。发动12家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合众化工、健力宝、荣冠玻璃、天元汇邦、盈捷精密机械等 5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
2015年,三水区主要工业行业运行状况:食品饮料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14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税收和行业用电量分别上涨3.3%、4.5%和1.5%,其中,百威啤酒和健力宝贸易纳税总额分别超8.6亿元和1.5亿元。纺织服装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增长3.7%。英威达税收入库超1.5亿元,增幅34.7%,佳利达销售收入比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2家龙头企业整体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7%,税收增长2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7.6亿元,增长4.6%,陶瓷建材业受产能过剩、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29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下降3.4%,税收下滑0.4%,行业用电量下滑5%。石油及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8亿元,增长10.9%,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19家龙头企业整体销售收入下降12.2%,行业用电量下降1.1%,道达尔石化、大鸿制釉、三角洲化工等企业销售收入下滑均超20%。金属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9亿元,增长19.8%,除波尔亚太保持大幅增长外,其他金属制罐企业整体表现平稳。建筑和民用五金制品企业方面,8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整体增长5.2%,税收增长15.3%,行业用电量上升8.7%。通用设备制造业22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和税收分别增长7.5%和44.9%,行业用电量增长27.5%。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化比较明显,医疗器械及食品饮料机械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态势,但陶瓷机械12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和税收分别下降21.6%和26.3%。汽车制造业25家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6.8%,税收增长20.8%,行业用电量增长24.1%。
2015年,三水区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6.19亿元;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4.11亿元;装备制造业投资额112.6亿元;新引进项目43个,投资总额79.43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建立装备制造项目库及省、市、县三级项目跟踪督导机制,对纳入市重点跟进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实行月度跟进、季度通报,提高企业履约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63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5.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104.76%,44个进入试产和投产阶段,19个项目在推进。总投资额10亿元的佳明重工年产6000台挖掘机项目投产;福田汽车华南生产基地项目投资累计9亿元,总装车间、喷蜡车间、调试室等车间建成,首期项目部分生产线投产。
【招商引资】 2015年,三水区新签项目115个,投资总额约324.1亿元,比上年增长约72.6%。新签项目个数首度破百,签约项目投资总额首破300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约3亿元,亿元以上项目贡献值大。115个签约项目中,超亿元项目63个,投资额309.2亿元,以54.8%数量占比贡献95.4%投资额。超亿元项目个数、超 5亿元项目个数、超10亿元项目个数均为历年最高值;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美国500强企业各1个。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新签项目73个,投资总额241.27亿元,新签项目个数及投资额分别占全区总数的63.5%和74.4%。西南街道引入巴克斯酒业、益力多乳品2大国内外知名饮料品牌;三水新城引入新汽车客运站综合体等“三产”项目;乐平镇引入迪赛纳焊接自动化设备、辛格林电梯等装备制造项目26个,投资额52.15亿元。
【国内贸易】 2015年,三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5.71亿元,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79亿元,增长7.7%。民营经济稳步发展,货运量流转量1971万吨,增长21.3%,商品销售总额206.15亿元,增长13.3%。举办“恒福杯”国际龙舟邀请赛,荷花世界观赏荷花、森林公园特色传统文化、侨鑫生态园生态亲子游、南丹山原生态风景区佳节礼佛祈福、宝苞农场红豆音乐节等活动,以本地民俗特色和旅游文化活动助推消费市场。以三水新城和北江新区为载体,推进新汽车客运站综合体、万达广场、新动力广场、东汇城等综合商业体项目建设。推荐佛山市三水港吉宝物流有限公司为佛山市第四批“智慧物流”腾飞试点企业。
【对外经济贸易】 2015年,三水口岸全年进出口货运量219万吨,比上年增长13.44%。实现进出口额 25.87亿美元,增长4.17%。其中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16.22%;进口7.99亿美元,减少15.46%。年内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19.3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7%,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74.72%;加工贸易进出口2.97亿美元,下降14.36%,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11.48%;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3.57亿美元,增长99.44%,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13.8%。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显著,对非洲、拉丁美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88.26%、12.38%。对亚洲的进出口市场仍为最大市场,全年进出口14.99亿美元,下降2.08%,占进出口总值的57.94%。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出口7.92亿美元,增长19.66%,占出口总额的4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4亿美元,增长10.62%,占出口总额的15.32%。主要出口商品中,传统优势产品铝型材、陶瓷建材、液晶电视机等在出口中排名前列。进口方面,机电产品进口1.3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9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0.75亿美元,下降7.53%;“两废”
(废金属和废塑料)进口2.6亿美元,下降31.3%,占全区同期进口货值的32.54%。年内合同外资3726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42%;实际利用外资9774万美元,下降76.45%。新增乐平颐康安老综合服务、北控水环境、锦龙建设和格洛仓储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制造业有11家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包括东阳汽车、联美化工、西伦化工等增资总额4762万美元。
【旅游业】 2015年,三水区旅游总收入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接待人数468.15万人次。5月,在广州举办“南国水都·美丽三水”三水旅游文化展,启动“百家广州人自驾畅游三水”活动和宣布“三水旅游网”上线。举办“三水长寿家宴”系列活动和三水区首届佛教文化节,承办201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编印《三水旅游全攻略》《三水旅游美食自驾地图》,宣传推介三水旅游资源。成立三水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快三水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展旅游厕所改造,优化旅游环境。举办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培训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技能素质。积极开展“平安景区”创建,伊利乳业、九道谷、南丹山通过三水区第三批“平安景区”考评。
【财政】 2015年,三水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4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4.6%,比2014年增收6.1亿元,增长15.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税收收入增幅均名列全市五区首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的7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3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35.8 %,比2014年增支21.4亿元,增长57.9%。完善区划调整后西南街道与云东海街道6个村(居)的财政体制,延长中心工业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执行期限。完善覆盖33个部门、7个镇(街道)的综合治税联动机制,建立“三水区综合数据交互平台”。实施非税收入委托银行次日缴库,在镇(街道)加装14台缴费POS机。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实施办法。划拨8.2亿元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魅力。民生方面支出36.3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其中4858万元用于落实区“十件民生实事”。投入财政资金7.6亿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30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使用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互联网申报操作系统。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对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投入。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落实和完善“三账一制度”。
【税收】 2015年,三水区国家税务局组织税收(含海关代征)80.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国内税收 6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组织区级税收收入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8%。试点大数据建设,联合区财政局、区地税局打造经济数据信息交互平台。制定征管档案资料管理办法、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征管系统应用管理办法,建立纳税评估集体审议机制,修订纳税评估及实地核查工作指引,从制度、机制、流程对征管工作进行规范和巩固。建立国地税“营改增”对接机制、股权转让协同管理机制、非居民企业联合管理机制,堵塞征管漏洞。三水区国家税务局联合三水区地方税务局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家具行业税收专项整治,采取联合查账方式提高稽查效能。联合打造“税融通”,为77户企业发放贷款4.67亿元;推进“税信通”,使232户A级纳税人享受23个政府部门窗口的绿色通道。三水区国家税务局为应对“营改增”全覆盖,对办税服务厅进行升级改造。开展前台全员通岗能力培训,实现“一窗通办”。2015年,三水地税局全年税费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35.5亿元,增长12.1%,社保费入库19.9亿元,增长16%。落实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免征营业税优惠政策,为13.9万户次纳税人减免营业税2669万元;为471户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260.4万元,受益面100%;为9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符合研发费加计扣除条件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4771.5万元。
城市建设
【城乡规划】 2015年,三水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区、镇联动,按要求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并通过专家验收,全区规划调整完善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核。加强城乡规划编制,立足“一主三副三板块”发展战略,开展《三水区分区规划(2012~2020)》编制。完成规划方案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对“两规融合”(“两规”即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确保“两规”边界和规模相互衔接。联合市国土规划局开展“佛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与创新研究”工作,启动“三水区单元控规”编制,完成《三水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三水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三水区近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点规划》《三水区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三水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等专项规划编制,区政府均批准同意实施。组织编制西南影剧院、商业城、西南六中、环卫所等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西南老城区重点地段改造工作。主动衔接各职能部门发展规划,探索“多规合一”。在开展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融合编制基础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衔接,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机制。编写《佛山市三水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暂行细则》。完成西南中心城区区域(面积约65平方千米)1383.4千米管线普查任务。成立“三水区历史建筑专项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三水区历史建筑专项普查工作方案”,启动历史建筑实地调研摸底工作。纳入佛山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的55个本地历史建筑完成实地检查、拍照记录、资料梳理及备案等工作。
【新农村建设】 2015年,三水区有市级宜居城镇2个,宜居村庄城郊型2个、农业型8个。制定《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三水区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活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芦苞长岐村和白坭祠巷村为首批古村落活化村庄,二者皆通过市级验收,芦苞长岐村获全市第一名。年内,改造泥砖房危房16户,其中南山镇12户、大塘镇2户和乐平镇、云东海街道各1户。
2015年,三水区完成7个市级“五好”新农村建设,12个区级新农村创建工作和 14个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建设任务。开展森林公园及湿地公园扩面工程建设,九道谷森林公园(市级)和云东海湿地公园完成报批工作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个森林家园示范村建设和133.33公顷林分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和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启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投入扶贫资金约5000万元,帮扶项目约6000个,通过省、市各项考核工作。
2015年,三水区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南山镇被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单位。推进9个市级“五好”新农村改造提升。结合市百村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将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计划的9个村庄打造成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便利、基层治理规范、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三水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完成7个市级“五好”新农村建设,全部被评为“优秀”等次。年内全区有12个自然村创建为新农村示范村,完成634个自然村创建任务,约占任务总数的90%,涉及20.5万农村居民,约占农村居民总数的93%。
【城市升级和管理】 2015年,三水区获佛山市下达城市升级任务项目46项,投资额约74.5亿元,年内完成19项。长岐古村活化升级、本焕寺等项目将城市升级成果延伸至村(居)。提升城市管理和执法服务水平,在年度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成绩排名五区第一位。年内,对康华社区第九小区、沙头新村、高丰新村3个城中村和沙头小区(二、四、六街)进行升级改造,实行国有园林绿化公司和市场化运营“两条腿走路”方式,严格落实“以奖代补”、奖惩结合监管模式,提升绿化管养质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餐厨垃圾分散式处理。开展工地视频和市政环卫、渣土运输车辆GPS与市数字城管平台数据对接工作,推广使用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号和市民“随手拍”城管投诉平台。进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对渣土、泥浆运输实行“统一资质审核、统一前置审批、统一处置场所、统一管理规范、统一考核管理”,健全城乡渣土(泥浆)长效管理机制。修订城市管理考评办法,使考评工作逐步向乡村延伸。创新镇(街道)联络专员制度,提升数字城管解决市民投诉案件水平。出台“善行三水”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感动三水”“我们的节日”、公民道德讲堂、诚信教育等30多场主题实践活动。
【交通建设】 2015年 1月29日,三花公路改造工程(Ⅱ标)及范湖至三水农场一级公路工程项目K0+ 000 —K6+180段通过竣工验收;4月16日,广海大道沿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BT项目通过竣工验收;5月22日,西南教育示范区公交首末站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6月18日,广四线(油金桥—伊利路段)路灯照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7月22日,范湖至三水农场一级公路工程(塘西二期)K6+ 180 —K10+220段通过验收;7月 30日,范湖至三水农场一级公路工程(塘西二期)通车,标志塘西大道一、二期全线贯通,成为三水第二条南北交通干道;8月14日,广四线(S118)三水范湖至大塘段改建工程莘田村段变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8月 20日,贵广(南广)铁路三水南站道路连接线及站前广场工程通过交工验收;8月21日,高丰南路改造和景观提升工程通过竣工验收;9月25日,三水二桥南引道(洲竹线段)辅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10月16日,新三中公交首末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2月1日,南丰大道石湖洲人行天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2月30日,省道 S269
(大塘—清远)路灯照明工程、西乐公路路灯安装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在建交通工程项目6项(纳入区城市升级项目4项),需跨年完成。推进虹岭路西延线、兴业路北延线、三达路南延道路、中心城区路口改造、乐大线路灯照明等工程项目建设。推进金乐路东延线、贵广(南广)铁路三水南站道路连接线(Ⅱ期)工程、塘西三期、锦江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
【国土资源管理】 2015年,三水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报上级国土部门审批批次建设用地27个、面积 388.98公顷(其中报省国土厅审批5个、面积175.06公顷),获批批次建设用地35个、面积640.02公顷。公开出让土地(按合同数统计)68宗、面积382.36公顷,出让成交金额为57.79亿元;划拨土地7宗,面积17.33公顷。处置闲置土地112宗、397.26公顷,占总面积87%;跟踪处置闲置土地14宗,面积59.64公顷。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291.59公顷,年度留用地任务283.33公顷,完成率102.91%。做好“三旧”改造工作。区政府批准19宗、面积27.02公顷完善用地手续,上报省、市审批完善“三旧”项目用地征收手续1宗,面积0.39公顷;跟进在建“三旧”改造项目14个,涉及用地面积约182.93公顷。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工作。通过动态巡查发现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102宗、面积22.2公顷,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出12宗、面积4.63公顷乱占、乱租违法用地行为并处理到位。梳理辖区内批而未供土地基本情况,年内盘活批而未供土地57.39公顷。年内按时办结各类土地登记发证13257本、各类房产登记发证37646本,受理来访群众档案查询服务36530次,对外提供地理基础数据32份。地籍档案规范化整理项目完成5.7万份档案整理,4.2万份档案数字化扫描。
【水务管理】 2015年,三水区水利建设项目31宗,完成投资2.48亿元,新增泵站装机1065千瓦,河涌整治56.4千米,清淤疏浚95万立方米。污水厂网建设计划31宗,完成管网建设26.03千米。完成西南城区三达路、教育东路、南丰大道排水改造工程。17个自然村通水,北江以西片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动工建设。制定内河支涌清淤整治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整治计划。引水释污总量2.9亿立方米。受理行政审批207宗,征收水利规费约1.05亿元。开展水政执法巡查149次,出动执法人员789人次,执法车194车次,船艇56艘次,制止和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7宗,查获违法运砂案11宗,罚没河砂1.2万立方米,罚款22万元。全年总降雨量2131.2毫米,集中在中南部区域,以短时暴雨为主。国庆期间受台风“彩虹”环流影响,出现一场强度超百年一遇的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364.9毫米,是三水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日降雨量。5月24日晚,北江河口站、西江马口站分别出现全年最高洪峰水位5.99米和5.68米,流量分别超五年一遇和接近五年一遇。
【环境保护】 2015年,三水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13天,优良天数比例 86%(增幅13%),比上年增加36天。六项空气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8小时(O3-8h)、一氧化碳(CO)分别下降30%、20.8%、10.8%、18%、11.2%、22.2%。19条重点河涌中水质达Ⅴ类的有樵北涌白坭段、草塘围东排渠、刘寨涌和漫水河,主要污染因子浓度比上年下降,超标倍数减少。饮用水源水质达Ⅲ类水质标准。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34宗,罚款86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2宗,判决4宗,追究9人刑事责任;接受环境污染投诉510宗,处理率100%;与四会市明确建立跨界联合治污机制,开展联合行动逾30次,限期整治企业41家,行政命令停产企业8家,行政处罚23宗,行政拘留9人,暂时应急停产30家。年内环境污染零事故。对14个村(居)465家企业开展试点分类淘汰或整治,其中52家淘汰类企业如数关停,整治提升企业339家,纳入网格化日常监管企业74家。完成全区33家铝型材企业改燃工作;推进恒益火力发电厂、佳利达热电厂完成“超洁净”改造并达标排放;淘汰整治工业锅炉151台,整治VOCs排放企业30家;淘汰黄标车5520辆;113家油烟产生单位安装治理设施,37家完成整治;37家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评估,40家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50家企业完成明管明渠改造。完成首批重点河涌“一河一策”共计44项整治工程;完成大棉涌、大塱涡涌及左岸涌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以及3个连片式污水整治项目;建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套;完成9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完成7个重点河涌流域违法企业整治工作,关闭或搬迁企业87家。全区累计创建省级生态镇6个,国家级生态镇4个,重新启动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
【安全生产】 2015年,三水区发生各类事故255起,死亡62人,受伤268人,直接经济损失130.22万元。2015年,三水区通过抓“一岗双责”落实、创新监管手段、推进政策宣讲、“互联网+安全生产”及重点行业指引工作,搭建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框架,利用多种互联网工具,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和动态监管。
延伸监管网络,成立66个村(居)安监站,配备84名专职安全巡查员,实现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年完成797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职业卫生基础建设583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1551家;全年出动执法人员7338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401家,实施行政处罚175次,罚款867.35万元;全区2020家企业开展应急演练5000余场,参演人数4万余人;全年组织从业人员培训6744人。年末,本区油气管道安全隐患168项,其中三水站112项、花都站50项、南海站6项,涉及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隐患数约占全市隐患总数(408项)的41.2%,年末整改完成率1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15年,三水区推行“三官一师”直联村(居)工作。全区有57名法官、19名检察官、66名警官、27名律师,分别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挂点联系66个村(居),向居民普及安全防范常识和方法。4月,接访案件575件,解决率94.4%。全区7个镇(街)的二类视频监控摄像头有24923个。建立起一支由村委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人员组成,人数规模4081人的“红袖章”巡防队,村居直联民警指导,对辖区开展治安大巡防工作。区综治办牵头,区公安分局协助,对全区治安联防队员、护村队、物业管理人员、流动人口出租屋协管员、网格员、计生员、楼长、志愿者、单位保安等9673名参与群防群治的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公安重点人员管理系统进行身份核查比对,规范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 2015年,三水区被评为“食品安全示范建设达标区”,乐平镇及芦苞镇被评为“佛山市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年末,全区有10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质量体系及HACCP体系认证,73家食品企业实施关键控制点防控,建设“阳光厨房”220个,完成27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63个,完成省级、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各1条,完成省级示范学校食堂20家。抓好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全年抽检食品2601批次;开展小作坊、冻肉等多项专项整治;推进落实省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系统应用工作,92户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户全部加入省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系统并上报数据;加强集体食堂集中治理,完成“两会”、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303个餐饮服务单位开通电子台账;开展药品零售企业 GSP认证120家,完成药品抽检52批,化妆品抽检6批。年内办理相关案件397宗,刑拘或逮捕35人。其中,在7月中旬至10月底组织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中,立案查处案件295宗,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案件21宗,刑拘逮捕22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78份,没收伪劣食品药品一批,涉案货值32.2万余元,取缔窝点 230个,吊销许可证4个。
【供电】 2015年,三水区供电量65.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工业用电量55.96亿千瓦时,增长4.17%,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年内,区供电局应对“彩虹”超强台风袭击,完成高考、中考、国庆龙舟邀请赛等保供电工作;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1.36小时;投入1.9亿元开展电网建设,三水区220千伏电源点增加至5个,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运行水平大幅提升;推进绿色环保城市建设,做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电配套,以“电替代”推进节能减排。完成“民生实事”属地任务,投入3951万元开展“三农”电力保障工程建设。
【供水】 2015年,佛山水业三水供水有限公司属下有北江、石塘、西南、六和、佛山市新泉供水有限公司(原迳口水厂)等5家水厂,供水能力每日42.45万吨,供水服务面积约827平方千米,供水管道总长约2349.78千米,服务人口约60万人。年内总供水量14451.6万吨,比上年增长2.28%。售水量13533.99万吨,增长2.36%。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9%。水质各项指标中,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良好,出厂水质合格率100%,管网水质合格率99.89%。区内774个自然村中,145个自然村未通自来水,均分布在北江以西片区,其中南山镇楼房、六二、邓边、深坑、择善、东和、漫江村委会122个,芦苞镇西河村委会12个,大塘镇六一村委会11个。供水公司推进北江以西片区供水设施项目建设,供水主管道全长89千米,总投资 1.05亿元,工程于11月23日动工。投资建设云东海街道高丰村委会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95万元,供水管道全长4.3千米,于9月完成,水质得到改善,水压得到大幅提升。年末,按全区农村常住人口计算,通水率95%。
组织人事建设
【组织人事工作】 2015年,三水区出台《三水区区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等配套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细化为8个步骤、25个审核要点。注重发挥党组织提名把关作用,将干部监督工作提前介入动议环节,严格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认真抓好“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实施区、镇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工作,全年安排34名年轻干部双向挂职。规范干部轮岗交流,重点把同一岗位或者从事重要岗位、敏感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和任职经历单一,需要多岗位培养锻炼的作为交流对象。建立区直单位新录用公务员到镇(街道)挂职锻炼一年机制。加大对区管班子和区管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出台《三水区常态化综合分析研判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通过开展干部日常了解工作、无任用考察等6种方式,对区管班子和区管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拓宽干部日常了解和信息收集渠道,制订出台《佛山市三水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佛山市三水区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佛山市三水区日常监督管理信息收集工作制度》3份规范性文件。开展“祼官”整治、清理领导干部在企业兼(任)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吃“空饷”、干部走读、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档案核查等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省委巡视组在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出台《三水区加强动态管理整治“为官不为”激励干事创业实施办法》,细化7种“为官不为”情形、建立动态收集了解干部信息8种机制、明确处理整改9个步骤。
【基层组织建设】 2015年,三水区按照行政村标准抓村民小组党建,村民小组党支部组建率近七成。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召集议事决策和执行监督机制,提高村组议事会党员比例。打造园区“1+N+X”区域化党建模式,提升园区党组织统筹服务能力。以项目引领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全年落实整顿项目21个,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解决突出问题19个。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三水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范指引》、“一簿四册”,规范“3+X”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区、镇两级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各项工作,把维护群众权益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切实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土地、养老保障问题。开展村(社区)“领头雁”队伍建设工程,对6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档案,逐一分析研判,完善书记后备干部人才库,制定后备干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132名书记后备干部和16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实施“基石工程”,实行镇、村干部“双向流动”。实施党员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建立健全青年企业家培养档案信息库,吸纳本区27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入库。结合入户走访抓联系驻点全覆盖,年内驻点团队走访联系群众4.45万户。结合民生微实事解决问题,全年全区设2000万元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开展3批项目评审,138个项目通过审评,获区级激励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结合“三官一师”化解矛盾,派出169名社区民警、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直联村居,推动基层以法治化思维和手段化解矛盾。
综合改革
【机构改革】 2015年,三水区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工商、质监及食药监“三局合一”。将改革前三个部门的执法机构进行融合,加强执法专项编制配备,实现统一巡查、统一执法,形成“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大格局。整合各镇(街道)原有食药分局、工商所,综合设置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为区局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同时注重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在人员编制配备时,充分保障基层监管执法需求。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研究探索西南街道联合执法大队运行模式。强化区信息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组建区数据统筹局(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2015年,全区48个村委会、800多个村民小组组建村组两级村民议事会,建立120个家乡建设委员会和122个乡贤慈善会。村民议事会、家乡建设委员会、乡贤慈善会“三会”联动,实现基层民主协商,提升决策效率,激发基层活力。三水村民议事会独具特色,按照“动议—讨论—表决—执行”程序规范运作。村民议事会通过的决定,由村委会(村民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3月18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蒋昆生、民政部政研室主任和广东省、佛山市有关领导到三水区开展创新基层治理专题调研。蒋昆生认为三水基层治理探索工作(村组议事会、产业社区、新祠堂文化)有意义、有成效,符合中央精神和要求,应认真总结并大胆推广。中国社科院、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编辑部等农村问题研究团队也先后到三水开展村民议事会专题调研。广东省、佛山市民政部门认为三水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推介其为广东省两个村民议事会示范点之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5年,三水区推行“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无缝隙、均等化“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政务”,将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行政服务中心整合为一个整体对外窗口,建立办理事项一致、服务标准一致、人员统一调配管理的政务服务架构体系。9月,全区“1+7”行政服务全城通办大厅(即1个中心城区大厅和7个镇街大厅)陆续启用,群众办事可以任意选择就近办理322项行政业务。改革后,即办件比例由改革前不足30%迅速提升至55%;“全城通办”业务量占比从最初的10%提高到25%,实现“让数据和材料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建成区级24小时自助政务超市,实现全天候“一站式”自助办事。24小时自助政务超市汇集“市民之窗”以及国税、地税、公安、供电、燃气等部门的自助办事终端,为群众提供社保参保证明打印、医保入账明细查询、机动车辆年票等服务。提升工程建设类审批机制,服务企业提速增效。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服务中心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收件清单、应用“并联预审”系统,加快预审效率,促成三水万达广场、新动力广场等22个重点项目早动工,报批审批时间缩减一半以上,企业落地动工比预计提前2~6个月;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办公室落实“一窗受理”“上下联动”工作流程,全年受理工程联合验收申请191项,受理建筑面积268.14万平方米,办结项目191项,按时办结率100%,办理时间最短4个工作日。
【财政改革】 2015年,三水区启用会计核算、国库支付一体化管理平台,推进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对政府采购立项结算实施“受审、结算”分离,试行预算单位经费结算网上支付,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基建工程预结算审核,全年基建工程审核核减资金1.03亿元,核减率10% 。优化流程,用“简约思维”简化审核拨付程序、表征单书等,提升财政工作效率;清理权责清单,完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优化岗位配置,理顺沟通协作,提升资金管理效益。融入“互联网+财政”理念,启用政府采购立项审批及项目结算系统、基建工程预(结)算审批系统和国库支付综合业务平台等,分步建立财政综合审批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对预算收支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控,提高财政管理精准化水平。
【公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015年, 三水区公有企业资产总额为166.66亿元,比上年增长6%;负债总额107.91亿元,增长4%;所有者权益总额58.75亿元,增长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567万元,上交税费总额2960万元,公有企业实现增值保值。公资系统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深化国资改革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明确公资系统未来发展目标、优化业务整合路径和内部核心能力构建,制定《三水区公资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实施计划》等成果文件18份。开展系统企业关于工作职责、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及绩效管理培训,参加人数500多人,完成相关成果移交工作。
社会事业
【民政事业】 2015年,三水区建立村民议事会议事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三权分设机制,形成基层治理格局。年末,全区有120个家乡建设委员会和122个乡贤慈善会。“适度普惠”为困难儿童“雪中送炭”。区民政局聘请9名儿童督导员,协调贯彻落实各项孤儿保障政策,指导开展儿童福利服务工作;区级财政投入270余万元,受惠儿童556人。“银龄安康行动”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由政府出资,为本区户籍且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购买一份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2015年度参保人数为7.2万人,保费每人每年10元,总额约72万元,实现60岁以上老年人参保全覆盖。
【劳动和社会保障】 2015年,三水区城镇新增就业550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5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68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52笔,金额4500万元,居五区首位。扶持655人创业,带动就业1.11万人,发放贷款贴息180.53万元。举办首届青年公益创业“V市集”,打造大学生青年创业实战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启动,入驻企业36家,创业培训180人。全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1万人、18.6万人、17.7万人、17.7万人、17.9万人(各险种均包含机关征收数据);居民门诊参保缴费人数为23.6万人,居民住院参保缴费人数为23.6万人,参保率98.3%;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俗称“新农保”)参保缴费人数2.7万人,参保率97.11%;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参保村数为165个,参保缴费人数1.3万人,参保率88.48%;完成居民医疗保险年度征收23.6万人,参保率98.3%。年度养老待遇生存认证9.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1.44万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658例,认定1612例,为2500名企业参保职工提供免费体检;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预存资金;推进“十三五”社会保障体制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社会保障卡制卡46.73万张。
【教育】 2015年,三水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52%,小学毛入学率104.96%,初中毛入学率125.6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3.24%,“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100%。三水新城幼儿园建成,增加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60%幼儿园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出台《三水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针对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5所学校成为佛山市首批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成标准化学校。西南中学、北江小学、冠华小学建成使用;北外附校三水学校二期项目、乐平中心小学扩建工程按计划实施。落实新市民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工作,出台《三水区新市民积分制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整体录取率90%。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计划,全区公办普通高中优质学位100%,均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高考再创佳绩,全区4252名考生,总上线3607人,其中重本上线396人,比上年增长51.72%;本科上线1888人,比上年增长7.64%;文理科600分以上139人,比上年增长95.78%。将示范县创建工作与构建现代职成教育体系有机结合,开展课题调研,出台九个职业、成人教育政策制度文件。狠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立农业培训学校、开通区农产品商务网、创办企业培训学校、创建社区教育品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三水职教联盟实体化改革等十大项目建设。构建具有珠三角区域特色的县域农村现代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模式,11月,通过示范县省级督导验收。
【医疗卫生】 2015年,三水区完成“十三五”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区人民医院未来发展用地确权工作,确定疾病控制大楼选址和建设方案。年内,西南街道北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木棉社区卫生服务站,云东海街道绿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南山镇漫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或改造后投入使用。芦苞镇独树岗社区卫生服务站、四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启用,规划建设云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宝月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区、镇两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区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大塘卫生院,资助大塘医院150万元用于升级改造。三水中
医院对口帮扶南山卫生院。区妇幼保健院对口帮扶芦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享受基本药物制度门诊超过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推进科学育儿指导、初生婴儿早期发育阶段干预工程,将孕、产、育整合成完整服务链条。成立三水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建成以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科学育儿指导、出生婴儿早期发育阶段干预网络。建立起儿保专业医务人员和儿童保健训练医师队伍。年内,三水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收集婴儿信息4871例,举办育儿知识培训班134班次,培训初生婴儿2446人,干预2466个初生婴儿家庭,建立高危儿管理档案736例且成功干预治疗重症婴儿6例。推进全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培训班76期,参加优生健康检查夫妇3074对,优生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0%,省级室间质评结果均为优秀。印发地贫健康读本2万册,地贫知识健康教育 DVD1670张,为9297名孕妇进行地贫产前筛查,对392例胎儿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其中确诊为重度地贫终止妊娠3例,落实地贫补助夫妇11对。实施13项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年末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51万份,建档率81.92%,其中电子档案46.2万份,电子建档率74.2 %。
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100%。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流感、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疾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年未暴发疫情。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创建健康村8个,省卫生村40个、累计创建省卫生村 523个,覆盖率71.9%。制定《佛山市三水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佛山市三水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考核标准(试行)》,建立首批6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015年,三水区户籍人口出生4376人,政策生育率94.24%,政策外多孩率0.39%,性别比106.42,出生率10.65‰,自然增长率5.02‰;流动人口出生2814人,政策生育率79.42%,其中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1568人,政策生育率为96.05%。投入140多万元,启用全员人口终端移动应用系统,实时完成人口信息采集、查询、录入、变更、传输。升级医院出生信息通报系统,出生数据通报及时准确。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服务管理行动,确保流入满一个月流动人口纳入建档管理。拓宽流动人口区域合作范围,全年增加8个省外流入满500人的合作地区。制定《佛山市三水区流动人口双向服务管理职责落实工作方案》和《佛山市三水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推进村、企业聘请计生协管员制度,全区有867个自然村聘请计生协管员;328家100人以上企业中,有303家聘请计生协管员,占比92.37%。
年内全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2603人、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奖励148人、农村部分家庭计生奖励2783人、农村计生节育奖励515人,累计各级奖励扶助金额1128.5万元,奖励金及时全额发放,奖扶对象落实率100%,及时率100%。为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户、贫困计生家庭、单亲家庭和失独家庭等购买计生意外险,执行计生家庭对象中考加分政策436人。年度再生育审批1370宗,其中单独二孩审批493宗。
【科技】 2015年,三水区出台、修订7项配套政策。新增17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试点)1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25个。4家企业获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专利申请量2322件,比上年增长53.98%,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四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五区首位,专利申请质量(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的比重)也位居五区首位。5家企业获得“三水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1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认证。全年新增33家工程中心,工程中心总数163家。中科院能源环境育成中心通过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诺尔贝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举办2015年三水区创新创业大赛,51个申报项目中,27个优质项目获扶持。设立“淼城创客空间”。开展创新人才创业团队引入工作,2个团队获“2015年度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4个人才团队纳入三水区2015年创新人才团队创业计划。开展“大手拉小手”等科普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2800多人。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2000多人参与。举办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94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590件作品参赛,评出获奖作品1330件。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获“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授牌。芦苞养猪协会申报“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宝苞农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和金瑞康农业科普教育基地获得认定。
【知识产权】 2015年,三水区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优势示范标兵。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和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2015年三水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佛山市专利奖。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专利挖掘与技能培训,重点培训企业专利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利检索与分析能力、专利文件撰写能力和专利布局能力。举办“互联网+”浪潮下专利挖掘与申请策略专题培训。结合全国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市、区联动开展2次知识产权整治专项执法行动,设立白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全年专利申请总数2322件,比上年增长53.9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93件,增长73.91%,增幅居全市第一。专利授权量1191件,增长54.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3件,增长173.13%。
【文化产业】 2015年,三水区完成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文化市场信息统计等工作,受理审批157项,其中审批类业务25项,年审类业务132项。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分别在西南水乡工业园和大塘农业园建设2家园区书屋。完成28家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576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完成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数据采集、建档、报送及审核任务。精心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举办4个展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吸引上万市民进场参观。
【群众文化】 2015年,三水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文化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完成50场文化“五送”系列活动任务。打造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示范村(居)2个,树立社区文化活动品牌1个,建设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5个,扶持文艺精品创作一批。举办北大三水讲坛、“三好”文化系列活动、“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港粤书法交流展”等活动,全年各类公益性演出活动70多场次,观众8.3万人次;开展公益培训辅导100多场次,辅导人数7000多人次;组织文艺作品参与上级各项评比、展演、展览活动,获省、市级以上奖项80多个。开设2015年度“小明星”文艺扶持奖,76位优秀文艺工作者及部分协会获表彰。开展非遗项目“三水美食·风味小吃类”子项目增补工作,举办“粤曲星腔”茶座、“星腔曲韵绽芳华”粤曲星腔传承欣赏会、文化遗产月、胥江祖庙庙会等一系列非遗传承活动,成立少儿粤曲星腔、戏剧曲艺培训基地,传承和弘扬非遗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各1个,镇(街道)文化站7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6个、村(居)综合文化中心70个、自然村文化室及文体广场各503个;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分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77个;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1间、联合图书馆分馆9间、“农家书屋”82家、园区书屋5家、数字农家书屋56家。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2015年新增联合图书馆分馆分别为:西南中心小学联合图书馆、北大资源联合图书馆。
【文化执法】 2015年,三水区出动执法人员1820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423家,立案2宗。取缔无证经营4家、销售非法出版物地摊30家,收缴非法出版物(印制品、盗版光盘等)2230份(册、张)。开展一次集中销毁非法游艺机及出版物行动,销毁非法游艺机695台,非法音像光碟、非法书籍及六合彩非法印刷品8100张(本)。三水公安机关联合区工商、文化市场执法等部门开展统一清查行动8次,出动警治力量1360多人次,走访排查电子电脑商场、商店450间次,书报亭、书城书店等出版物商店380间次,对区内各大市场进行5次夜间清查行动,收缴销毁色情、淫秽光碟1000多张,收缴非法盗版音像制品400多张,非法盗版书籍300份及六合彩复印资料一大批。
【体育事业】 2015年,三水区举办区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29项,参与人数5600多人,协助机关、企业、单位及各镇(街)开展群众体育活动47项,参与人数6400人。重点打造群众体育“四大联赛”。足球、篮球联赛吸引周边市(区)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80多人参赛,入场观赛群众8万多人。西南街道举办“三水区国庆龙舟邀请赛”,向外界全方位展现三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三水籍运动员钟杏平、周施雄在国内外比赛中夺得4金、3银、2铜9枚奖牌;职业龙舟运动员李永占率队连夺全国中华龙舟大赛3站冠军;三水区青年男子足球队获 “2015年 NikeCup(耐克)杯足球赛”全国总决赛亚军。9月,派出12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2015年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14个项目比赛,取得第一名3人次、第二名8人次、第三名16人次的成绩。投入13万元在各镇(街)增设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对城区4个小区公共篮球场及相关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在“8·8”全民健身日,采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办法,向群众免费开放17个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年末,区体育彩票总销量45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83%。其中电脑型销量4160万元,即开型 405万元。体彩总销量首次突破400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 2015年,三水区开展100多场市民素质提升主题实践活动,涉及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文明创建,涵括“知礼、行善、颂德”三方面具体内容。推进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建设3个市级示范点、4个区级示范点。命名10个区级文明单位,创建1个省级文明单位。开展2015年度“感动三水”人物推荐命名活动,命名20位道德模范,举办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活动30多场;开展“六仪十二节”“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西南街道文锋西社区入选“最美全国志愿服务社区”。开展“敬业机关、友爱社区、阳光校园、快乐乡村、诚信企业”系列主题活动,以及“我们的节日”“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网络“四大文明”引导行动。在电视、电台、报纸开设专题专栏,报道超1000篇。
各镇(街道)介绍
【西南街道】 西南街道位于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处,是三水区委、区政府驻地。土地面积149.68平方千米,社区11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120个,常住人口23.63万人,总户数56578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56亿元,比上年增长9.23%;工业总产值760.76亿元,增长5.67%;固定资产投资106.15亿元,增长15.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42亿元,税费入库45.62亿元。
党的建设。2015年,打造“1+N+X”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成立水都基地党委,并把经验做法在省、市党建网站和刊物刊登。把“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作为驻点联系群众的有力抓手,为群众办成一大批实事好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威信。
经济发展质量。巴克斯酒业、益力多等8个重点项目落户,投资总额136.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7.66%。其中,巴克斯酒业总投资5.53亿元,预计创税2.3亿元,益力多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4.36公顷。百威五期、健力宝、凤铝铝业、三全食品等企业增资扩产或新建厂房,其中,百威五期预计产能从120万吨增加至160万吨,健力宝新厂预计2016年底投产,帮助好帮手电子公司登录“新三板”。水都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64.43亿元,增长21%,创税15.45亿元,增长8.3%;港中旅物流、石湾酒厂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金本污水处理厂营运,金乐路等配套施工;通过“园村合作”,为五顶岗村每年增加经济收入700多万元,超过200名全征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
城市品质。北江新区初具规模,西南大道、北江大道通车,北江小学开学,北江凤凰景区一期完工,永旺集团进驻新动力广场,北江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项目推进。落实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和“百村升级”行动计划,沙头新村改造升级成为佛山市首个通过验收项目,完成文锋园等小区改造;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开发“智慧城管系统”,启动公共停车位智能化管理;城管考评工作连续三个季度全市第一,助力三水区第三个城管考评年度全市第一。“铁腕治污”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工业锅炉、黄标车淘汰、禽畜养殖场整治等指标任务。
改革创新。改造升级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群众对行政服务满意度98%以上。编印《机关内部事项审批工作手册》,打造新三水人服务站、“七彩虹”公益驿站、党员心语等平台,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民生事业。西南中学、北江小学启用,北外附校(二期)动工,三所学校为全区提供超过8000个中小学优质学位。“直联制”和“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效果突显,累计协调解决600多个群众反映问题;75个项目入选区、街道民生微实事(其中32个入选区项目),获得区、街道两级扶持资金802.79万元(其中区奖励性资金391.97万元),撬动社会扶助资金322.51万元,项目完工率71%。街道被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评为“广东省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形成辐射街道“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文锋西社区成为佛山唯一一个“全国100个最佳志愿社区”候选社区。设置750个视频监控点和1100套视频监控设备,全年实现中央、省和市三级信访“零上访”。调整处警管理区域,形成中心城区、河口(基塘)与金本(洲边)社区三大管理板块,提升警力处置效能。食品安全示范镇街不断巩固,19个村(居)安监站投入使用。
【云东海街道与三水新城】 云东海街道位于三水中心城区北部,地处珠三角广佛经济圈内,东接广州,南达港澳,广三高速、广肇高速、广佛肇城轨、三茂铁路等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到广州新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辖区总面积为84.32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0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2.89万人。三水新城控制范围12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57平方千米,启动区19.32 平方千米。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1亿元,比上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26亿元,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5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实现辖区税收入库10.6亿元。
城市建设。2015年云东海街道与三水新城投入超50亿元,启动建设项目46个(其中,在建25个、完工15个,新动工6个),涉及道路建设总长度约50千米,建设范围覆盖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南湖路、河西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水庭、三江水韵公园等向市民开放;城轨三水北站、云东海站站场接驳配套完成;新汽车客运站、区文化中心、高丰公园、高丰电排站、西南涌北段综合整治(三期)等一批公建项目动工建设。
新城景观示范工程“一轴”水庭工程、“一带”西南涌北段综合整治工程(二期)按时保质完成景观亮化提升;万达广场、保利中央花园、捷和广场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
产业招商。全年引进8个产业投资项目并完成签约,涉及项目总投资约76亿元。年内引进荷花奇境、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佛山)国际学院、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方分园、新汽车客运站综合体、广东台一机械装备、水源热泵、金银河锂电池电极自动化生产装备等优质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广东台一机械装备项目投产,万达广场、百利达广场对外营销。
企业服务。加强对影视三水项目、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等落户企业的服务,推进金银河、金万达、柯博明珠、合和等企业25个技术改造项目,备案金额高达6.27亿元;协助澳信科技、鑫码、翼卡等6家企业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争取各项政策扶持资金3900多万元;成立“四会一站”(房地产行业协会、电子装备行业协会、办税员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商事调解委员会云东海工作站),完善云东海商会行业管理职能,搭建优质企业服务平台。
规划控制。明确三水新城控制范围六大功能分区(城市生活区、森林公园区、科研教育区、旅游养生区、科技创新区、生态保育区),完成下辖村(居)14个村庄非禁建区规划编制,完成云东海北湖东岸科技创新产业园城市设计及控规修编,组织编制《邓岗及石湖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旧厂改造策略研究》及其他6个片区的单元控规。
社会管理。年内启动45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项目总金额356.45万元,获得区补助资金34项,补助金额284.9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71.5万元。第四季度(第六批)民生微实事项目覆盖11个村居17个项目,申请区专项资金188万元。新城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为辖区乃至全区学龄前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绿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城乡居民各类社会保险参保及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成立街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开展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筹建和文物修葺保护,组织策划主题摄影展、旅游推介会和发展研究峰会,开通“云东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出版《三水新城》双月刊。
环境治理。推进大气环境整治及水环境整治,完成10台限燃区内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升级及27台已淘汰锅炉建档工作、年度黄标车淘汰任务和宝月引涌水质净化暨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建设。完成石湖洲、邓岗、宝月和鲁村4个片区村级工业园的整治工作。
社会稳定。落实一村(居)一专职调解员工作机制,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三官一师”直联村(社区)工作,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落实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强化“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抓好消防安全“四化”建设,巩固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食品药品监管、人口计生及卫生医疗、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工作,农村综合管理逐步铺开;完善应急平台数据和预案,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全面提升辖区综合管理质量。
行政效能。落实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收集问题514条并全部回复;村民小组党支部实现辖区全覆盖,完成鲁村、伏户和云东海社区3个村(社区)党总支部升格党委工作,成立总商会党委。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落实创建“三转”示范点活动,明确街道纪工委职责清单,推进农村廉情预警防控和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实现纪检监察组织机关村(居)全覆盖。实施“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改革。
【白坭镇】 白坭镇是三水“南大门”,东南面与南海区相接,西面紧靠西江,拥有约15千米西江“黄金水道”,与高明区、高要市隔江相望,东距广州60千米、佛山城区24千米。全镇面积66.46平方千米,辖富景社区居委会和周村、岗头2个村委会。户籍人口2.5万人,外来人口近6万人。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亿元,增长8.6%;工业总产值462.4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增长15%;税收入库突破9亿元,达9.18亿元,增长13.2%;公共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7%,如期实现“财税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产业发展。2015年,白坭镇引入智能控制等11个优质项目,合同引资额9.2亿元,其中机械装备项目引资额4.4亿元,占比48%。通宝精密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达产后新增税收4000万元。纳税5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增至20家,全年贡献税收7.03亿元,增长24.3%,占比超过75%。建材、五金等传统行业经受住经济下行的冲击,税收入库分别增长2.5%和12.4%;机械装备产业势头强劲,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10.2%和58.9%。全年协助企业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500万元。引导新明珠建陶等22家企业投入9亿元实施39项技改备案项目。推动中茂生物科技等企业投入4亿多元实施增资扩产。盘活6万多平方米闲置厂房,关停淘汰10余家低效企业,对接引入机械装备等优质项目。挂牌成立企业科技服务站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促进各类科研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6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4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区级工程中心;新增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74个、授权量19个,分别增长72.1%和216.7%。企业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新增 1个区级人才团队,金戈新材料团队、新合龙团队、天一精工团队分别获三水区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科技园核心区市政一期道路完成路面施工,中心湖等园区景观开展前期工作。汇金工业城汇源路建成通车,形成“一纵二横”园区路网骨架;汇康路绿化工程竣工,人才公寓加快推进主体工程。水都饮料基地对接区完成46.67公顷土地征租,金乐路东延线完成地质勘探、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城镇发展。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富景社区文化公园、黄金大道“五位一体”改造等“八个一”工程,以“全链条改造”理念精心打造富景社区“城镇新社区—传统村落—宗族祠堂—生态公园”特色景观轴线、樵北涌城区段“文涌白坭畔”景观,深受各界好评,成为白坭镇城市升级两大品牌工程。建设“互联网+大环保”在线监控平台,实时监测企业排污和空气质量情况。恒益电厂开展“超洁净排放”改造,关停淘汰或改燃整治锅炉12台,完成5家企业有机废气深化治理,淘汰黄标车414台。欧阳涌等3条支涌完成清淤整治,新增 3座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樵北涌水质达到Ⅳ类水以上标准。全年投入1200万元购买环卫保洁服务,提升白金大道、桂丹路白坭段、黄金大道等主干道路卫生、绿化养护水平。整治城区水浸黑点10处,清疏下水道2.6千米。投入400万元建设道路交通、环保执法、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完成鹿岭新村等7个村庄规划编制。祠巷村入选佛山市首批13个古村落活化试点村,邓坑村、上灶南村入选佛山市48个“五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塘岗等4个村组建设成为三水区“森林家园”示范村,全年新增农村绿化面积超4公顷。
民生事业。2015年,白坭镇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7600元,相比上年增收1322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引导6个村组适度规模集约流转土地73.33公顷、3个村组实施连片改造鱼塘37.33公顷。全年新增发放“政银保”贷款111宗1633万元、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0宗240万元,补助2个村组“一事一议”资金55万元。完善现代农业园“4+2”基地架构,新建农产品贮存增值库以及省级农民职业培训中心,康喜来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及周边4000多户农户每亩增收1000多元。扶持本土种养大户发展壮大,新增3家家庭农场示范点。居民医疗参保率99.8%,新增3个村组150名村民购买全征地养老保险、113名村民享受全征地养老金。持续推进“慈善扩面”,全年发放各类慈善救助金、高龄津贴、低保五保金、残疾人津贴、助学金724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100个,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人。实施小学一年级扩班计划,新增92个公办学位;普惠性幼儿园增至6家,覆盖率超过70%,受惠幼儿1800人,受惠率8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服务群众超16万人次,门诊费个人部分人均缴费仅8.4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工会联合镇文化站全年送戏下乡、进企42场,团委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00多人次,妇联创建全市首家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示范点。
政务服务。2015年,白坭镇盘活农村留用地23.33公顷,投入694.8万元实施4批次36项“民生微实事”。探索社区融合新途径,建设“新白坭人”联络站,举办青年联谊会等系列活动,“‘新白坭人’融入社区”创新项目推广至周村。推行“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个人类322项业务“一窗口、一标准、一层级和一城化”办理,实现政务服务“同城同质”。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企业类“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企业创业更便利。祠巷村以活化古村落为契机,将陈氏大宗祠打造成为基层党建新阵地、社会组织孵化新阵地、村民议事决策中心、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明社区教化中心的“两阵地、三中心”。岗头村围绕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暑期夏令营等节庆活动,营造乡村大课堂、乡村大舞台等文化品牌。凤果村通过乡贤慈善会筹资重建周氏大宗祠、新建老人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以此团结宗族乡亲,维系族人感情,推广依托祠堂文化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白坭模式”。
【乐平镇】 乐平镇位于三水区中部,南与南海区接壤,东接广州市花都区,总面积198.5平方千米,下辖 3个社区、14个村,共有15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7.71万人,2015年跻身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百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第48位(2014年为第87位),是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和省重点发展中心镇。镇内交通发达,有佛山一环、珠二环高速、省道盐南线、三水大道、塘西大道、西乐大道穿越其中,距广州白云机场、佛山中心城区仅30分钟车程。佛山高新区三水园位于辖区内,规划面积100.98平方千米,2015年获评全省五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旗头古村和侨鑫生态园、宝苞农场最具代表性。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75亿元,比上年增长9.0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是2.92 : 86.74 : 10.34。工农业总产值900.46亿元,增长9.55%,其中工业总产值884.16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全区排行第一,增长15.5%。财税入库21.84亿元,全区排行第二,增长21.79%,其中国税15.14亿元,增长29.79%,地税5.73亿元,增长6.0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1亿元,全区排行第一,增长22.2%。
创新驱动。2015年,乐平镇新签投资项目72个,投资总额1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投产后预计新增年税收超9.7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29个,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
新增辛格林电梯、维特根机械等24个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额68.28亿元,占总投资51%。新签红信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卓达新天地、宝苞广场酒店等20个项目,投资额36亿元,占总投资27%。签约项目超过七成在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三水工业园区)动工。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86.03亿元,增长27.06%,占工业总产值43.6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3%。全年48家企业72个项目技改备案,总投资30亿元,技改备案数和投资额均居全区首位。启动镇一级企业上市三年计划,盛华德、华凯登陆“新三板”,占全区上市量50%。纳税超500万元企业64家,其中超1000万元企业31家、超亿元企业4家。海尔、欧神诺陶瓷等10家企业,入围佛山“中国制造2025”首批50家示范创建企业序列。新增企业科技创新平台15家,合众化工成立全区首个省级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兴发铝业、恒力泰机械获市政府质量奖。全年申请发明专利489件,增长89.5%,占全区41%,发明专利授权56件,增长154.5%。出台全区首个镇级产业、科技、质量跨越式提升扶持办法,利用各级政府资金扶持本地企业9680万元,其中“淼城创客空间”成为全区唯一获市创新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三水工业园)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7600万元。
产城人共融。利用国企资本平台在全区率先启动PPP投融资改革,新增融资24亿元。其中PPP模式融资11亿元,利用新增贷款,解押46.07公顷工业用地,促成8个工业项目、1个“三产”项目有落地载体,助推资金有效接驳与良性循环。投入近20亿元,启动70项工程,全面推动“一路一河一基地”建设。“一路”2+3节点工程全面开工,西二环及一环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完成60%,乐大线示范路绿化、乐华路“五位一体”工程、街心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完成80%;蝶变广场征拆及建设工程完成80%;大旗头古村文化创意旅游区建设工程完成60%;金融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区总体规划编制及载体征收工作完成50%。“一河”两岸第三产业发展载体66.67公顷土地征收任务完成,制定景观提升设计方案,河道清淤及挖湖工程动工。“一基地”道路、路灯、填土、供水、供电等12项产业配套工程完工;乐平汽车客运站、乐平中心小学扩建、新乐平中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动工。全年新征土地203公顷,其中汽车产业园扩容126.67公顷、电商物流园扩容30.67公顷,金融创新服务区(西区)9.33公顷,“三旧”改造用地36.33公顷。完成22个旧改项目,包括4家企业、12个自然村、153户住宅,以及1.6万平方米商铺的征拆工作,提高资产对冲债务能力。完成土地集约利用,利用率在省级66个开发区评价中位列第13名。
生态环境优化。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通过环保验收,南边、范湖污水处理厂完成征地、工程招标、设计工作。建成污水管网10千米、新增城镇污水处理量6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完成乐平涌综合整治工程城区段管网、园区南部污水处理厂三号管网、古灶涌及沙塘涌疏浚、官地排涌整治工程;乐平涌上游段清淤截污、三丫涌清淤等17项“一河一策”整治工程完工。淘汰、建档60台锅炉,完成25家铝型材企业废水废气整治提升综合验收;新增8家企业完成VOC整治并通过验收。建立污染源驻点联络员制,对6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专人驻点、实时监管。25家重点涉水企业完成明管明渠改造,15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验收。完成725台黄标车淘汰任务。清理违规养殖场348个,涉及禽畜9.5万头。成立镇城管委、环委会,出台镇城市管理、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运用数字城管系统全方位开展辖区标段外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及绿化养护。新建南边商会林、乐平文化中心垃圾站,完成8间垃圾屋工程试点改建,开启农村清洁卫生长效机制探索。实施“职能部门、村委会、村小组”三级土地执法巡查工作机制,开展土地违法整改26宗,“两违”图斑总数比上年下降68.5%。
基层法治与行政效能。产业社区获评市“两新”党建十大亮点项目、省十大“书记项目”。以大岗村为示范点,带动村(居)公共服务站、村(居)社会组织服务基地建设,村(组)议事会、村务监督机制全覆盖。率先挂牌成立14个村(居)安监站,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综治网格化管理扩面提质,信访案发率比上年下降30%,办结率95%;深化推进律师进村(居)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纠纷235起。召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会议,法治基层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落实新《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科学精准编制全口径财政预算,细化国有资产运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投融资预算,预算执行实现全年零追加。设立首个镇级重点项目决策委,完善人事管理、工程建设领域等39项工作制度。联合区检察院成立“PPP项目与三旧改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室”,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农村廉情预警防控工作机制,填补基层党员干部监管空白。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机关人员混岗、政企不分、超职高配等32个问题的“立行立改”工作。启动办公自动化、工程地理信息、土地资源、食品安全溯源、“三农”信息管理系统、资金合同管理、干部职工信息系统7大信息化平台建设,用大数据打造“智慧乐平”。建立与纪委联动、与绩效挂钩的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实施全员动态考核。全年纳入督查督办事项396项,完成率超过93%,工作完成量增长600%。
民生事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6万元,比上年增长8.5%。推动宝苞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项目入选广东省5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带动近千名农民入园就业。乐平镇、保安村、新旗村、大岗村分别被评为市第八批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投入672.86万元,建设40项民生微实事,完工31项。交通路网、教育、环保、食品安全等15项民生实事建设启动。全年民生投入17亿元,占财政支出(26.95亿元)63%,其中投入2.38亿元整合教育资源,1674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实现积分入学。探索医疗专科特色诊疗,与佛山中医院三水分院合作共建“中医、中药进社区示范基地”;全年社区门诊服务15万人次,增长25.93%。获批“佛山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引进4家企业5个项目。组织大型人才专场招聘会12场。
【芦苞镇】 芦苞镇位于三水区中北部,东接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南接乐平镇,西南与肇庆四会市相连,北及西北与大塘镇接壤。总面积105平方千米,下辖共有6个村和1个社区,91个自然村。是佛山科学发展特色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宜居示范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重点镇。有800多年历史的胥江祖庙,还有洪圣庙、关帝庙和拥有“广东省古村落”称号的长岐古村。辖区内有三水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和奥特莱斯等旅游景点。2015年,芦苞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5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86.79亿元,增长15%。实现税收3.14亿元,比上年下降2.94%。招商引资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15.5亿元。
产业发展。2015年,芦苞镇投入1000万元,完成嘉和南路南延线、创源路东延线建设,启动宝华南侧道路建设工程。投入300多万元,实施普洛斯芦苞物流园桥梁工程。通过项目嫁接盘活低效用地24.1公顷,实现零土地规模、零土地指标招商。完善33.33公顷用地手续。引入皇派门窗、甬大电梯、汝达豪陶瓷机械等优质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15.5亿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11亿元,占比72%。推动浪鲸卫浴等工业企业投入6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5个,可新增税收4000万元。迪生钢构、晟美包装等一批工业企业改善传统支柱产业结构。奥特莱斯项目完成股权重组,复工建设。新增省市级示范合作社、优秀合作社和“菜篮子”工程10个,集约300亩以上连片土地3宗79.2公顷,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实施盈余分配机制。2015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8187元,比上年增长11.05%。佛斯弟摩托、华运人防、普洛斯物流等项目落户。协助企业上市融资,荣高科技、迪生钢构、多正树脂加速上市进程。佛山农商行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3亿元授信额度。荣高科技、赛科机械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73个。
城乡建设。肇花高速通车,推进西河大道连接线,芦苞东西两岸并入珠三角高速版图。投入1500万元,实施芦湖路改造二期工程,贯通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区交通动脉。独树岗大桥建成通车,塘西大道、大南路重要节点实施绿化、安全改造。投入9000多万元,完成白土涌、南丫涌等河涌整治工程,推进欧边涌、黄岗涌、鹿仔岗涌整治,整治河涌23千米。投入1000万元,高标准建设龙坡公园,将古村、长寿、竹编和龙舟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彰显芦苞文化底蕴。水厂片区项目完成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投入1000万元,开展长岐古村活化升级以及西河新村、上塘吴家庄新农村提升工程。将古村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展现岭南乡
村古韵新风。国内知名节目《十二道锋味》在长岐古村取景拍摄。受理各类企业违法排污投诉61宗,作出行政处罚7宗,处理率100%。完成3台熔铸炉改燃,淘汰4台工业锅炉,淘汰黄标车217辆。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芦苞涌、白土涌基本达IV类水质。投入50万元,新建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个。完成6个养殖场减排建设,改造低效林26.67公顷,创建森林家园示范村5个。全镇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329天。
民生事业。投入镇级财政资金181万元,争取区财政统筹资金近466万元,社会资金超330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工程51项。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60多万元,扶持28人创业,带动超500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2%。全年发放“政银保”农业贷款2800多万元。建成保障房200套,改造危房19间。龙坡中学重点中学上线率再创新高,伊萌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分别通过省规范化幼儿园和区一级幼儿园验收,投入1000万元建成新乐丰小学综合楼,启动龙坡中学学生宿舍楼重建工程。完善公共卫生大楼运作机制,启动“健康管家”家庭服务,新增中医药等特色专科,中心日均门诊量200人次,比上年增长200%。
独树岗和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使用。四合村、上塘村获评佛山市健康村。举办三水温泉·2015“广佛绿色骑迹”骑行等文化体育活动。
基层治理。开展驻点直联群众活动,全年接访群众332人次,走访群众11093户,收集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296条,有效解决293条,办结率98.9%。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层党组织构建模式,率先在农业领域探索区域化党建。建成公共法律体系三级实体平台,规范村(组)议事会和监事会运作,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一体两翼”工作要求,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治理农村土地“三乱”、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推进太阳能警灯建设,推广警务“E超市”、门禁+视频系统等。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完成 33
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建立食品安全三级监管格局,取缔和整治一批违规生产经营场所和食品安全隐患,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年内获评“佛山市食品安全示范镇”。
政府服务。按照“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标准,整合涉及社保、计生、民政等12个部门262项个人类业务,为群众提供“一门式”快速审批服务。优化“三证合一”运作机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3户。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全镇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启动农村廉情预警工作机制,提升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三水区北部,分别与广州市花都区和清远市接壤,北江流经境内,省广四线、清龙线以及肇花高速公路贯境而过,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镇总面积98.23平方千米,下辖7个村和1个社区,共有99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13万人,外来人口2.91万人。
综合实力。2015年,大塘镇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9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4.7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增长15%;税收入库5.3亿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8元,增长8.5%。制造业平稳发展,招商选资成绩喜人,全年新签项目7个,包括格洛仓储、拉多美复合肥、双桥味精等一批优质项目,合同引资额19.27亿元。建立镇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项目工作机制,将41个项目纳入企服项目任务管理库,落实专人跟进服务。有5个签约项目完成土地出让, 11个项目在建,11个项目竣工。出台《大塘镇促进外贸增长扶持方案(试行)》。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新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家工程中心,推动司马化工等一批企业实施20个技改项目,协助企业获得上级技改扶持资金200万元。工业园区三大主干道维修和华大片区物流园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动工。实施1000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改造工程,其中600公顷竣工,完成农业园区中心园大沙西排渠路涵和新涌电排站重建工程。“三水鱼世界”项目首期和劲农都市农业创业园区项目34公顷工程建成投产,广良三水农场4个高标准蔬菜育苗大棚完工,利达隆蔬菜种植公司被评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城镇建设。改造北江沿岸(S118线油金大桥西至六一段)生态景观林带,全面完成塘西大道大塘段、S269线大塘段及新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新汽车客运站大楼完工;莱福水岸花园商住小区开盘发售;万豪大厦主体封顶;大塘中心广场落成;涌南路、区北部板块交通事故处理中心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完成“百村升级行动计划”和 “森林家园”示范村创建工程。对全镇99个自然村和渔民新村环卫保洁进行补贴,实现村级保洁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生态治理。整治小锅炉26台,淘汰黄标车384辆,重点整治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企业10家。完成工业园区以及永平墟片区生活污水截污工程,消除大塘引涌劣五类水体;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个。念塘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完成技改,12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宗,处罚金34万元。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场5家。
社会事业。落实8件民生实事,其中5件完成,其余3件加紧推进。全年发放低保、医疗、慈善救助金286.14万元;全年落实各级惠农强农资金565万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人、培训转移劳动力600人、开发就业岗位3000个。全年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5宗,有效化解重大劳资纠纷5宗。投入766万元,实施永平小学、中心小学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新工程。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大塘医院升级改造。投入650万元,实施“天网”工程,构筑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在文化广场安装法制宣传 LED显示屏,设立区公证处大塘公证服务点;建立健全“三官一师”直联村(居)和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深化社会矛盾“5+4”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全年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9宗。
政府效能。完成镇总工会和大塘医院审计。全年立案查处8名违纪党员。推进镇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办理、全城通办”试点改革,3个月受理业务2239宗。坚持每周二下午定期到村(社区)联系群众,全年联系群众10500户(含重复走访),覆盖率100%,收集意见建议230条。落实民生微实事立办制,3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评审,获得区专项扶持资金381.68万元,其中:20个项目竣工、10个项目加紧实施。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及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0件。
【南山镇】 南山镇位于三水区最北端,与肇庆四会市、清远清新县接壤,总面积124.2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万人,户籍人口2.52万人(含归侨侨眷2636人)。下辖1个村(六和村委会)和4个社区(漫江、东和、择善、禾生)共有150个自然村。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3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地区生产总值 24.88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20.42亿元,增长40.4%;新签约项目7个,投资总额24.3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0.51亿元,增长3.7%;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42万元,增长3.24%;实现税收7242万元。
产业发展。原野食品、兴运机械装备制造、宝力马植物纤维、岭南富硒长寿养生、九龙维记南丹山生态牧场、南山中科创新创业生态园等项目落地,总投资24.3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30亿元,新增纳税超5000万元。实行“保姆式”跟踪服务,促进企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华新恒丰项目厂房和办公楼主体框架建成;乐华饭堂和宿舍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杰隆生物制品项目、杰康诺科技项目报批;建成LNG天然气站,相关燃气管网铺设完成;天瓷、益昌增资扩产工程进场施工。出台《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北园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园区、企业管理。豪杰源水产养殖场被评为“佛山市水产良种场”。
培育4个家庭化运作农场试点和示范点。出台财政资金补贴政策,力促“十里水果长廊”提升改造。注册“枕头湾”“迳口十里水果长廊”两个商标。
城镇建设。建设南山“山、水、湖、游”新型城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六和公园、康城休闲公园开园;综合商城竣工落成,企业家高管公寓、乐华公寓建成;推进漫江河蓄水工程、市级生态森林公园、漫江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东排涌两岸景观大道滨水带、占地20公顷的城市客厅等一批景观项目。把握肇花高速公路开通的新机遇,加快南山公路交通无缝对接。推进南山大道南段建设工程,六硫线等民生交通道路改造工程,商业大道、漫江河桥梁及延伸线等11条市政道路建设提速。年内淘汰黄标车128台,巡查企业200家次。
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完工并验收,工业污水处理厂前期5000T/D项目推进。
民生事业。完成2629户危房改造任务,受益群众8000多人。限价商品房、自建房、拆旧建新、旧房维
修四种危房改造推动城镇化建设。东和饮用水安全工程完成;佛山市中医院南山医院挂牌并进行住院部改造;
南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启用;六和幼儿园、六和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施工;东和、择善农特产品及农贸集市推进;择善段和东和段亮化工程完成;迳口中心小学综合楼加固工程及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推进六和小学综合楼加固工程。设立100万元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专项资金,引领群众由农转工就地就业,培训劳动力1180人次。调整镇内公交路线,优化公交系统。实施“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工程,全年21个项目获得区专项资金502万元和社会资金约400万元。
政务服务。成立石灰窑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南山镇石灰窑行业安全管理办法》,启动石灰窑整治行动, 石灰窑行业非法转租转包、无资质维修等现象得到遏制,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建成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完善“三官一师”直联村居工作机制,综治网格化管理推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实现安全“零事故”。推进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办理,全城通办”,100%办结群众交办事项。100%完成区下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成立南山镇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对50项重点工作任务实施定期报送制度,确保十件民生实事以及重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队伍建设。做好“六和村党委基层组织重构”和“幸福小区党建引领居民就地城镇化”两个市级党建示范点项目建设,建立村(组)务监督委员会,完成漫江社区构建“1+N+X”区域化党建格局,整顿禾生居委党组织。48个村民小组组建党支部,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开展农村廉情预警防控建设,开展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抓好廉政法规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和专题辅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刘娓娜)
附:2015年三水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苏伟波副 书 记:陈英文 陈浩明
常 委:钟飞健 李伟成 何国辉
陈必田 孔耀明 曾阳春
李学坚 潘建刚(任至3月)
刘达文(3月任职)
区 长:陈英文
常务副区长:钟飞健
副区长:张卫红 黎延坤 胡 英
杨日强 何小玲
唐磊晶(4月挂职)
王 鹏(4月至10月挂职)
政务委员:杨鉴岐 翁 良
彭建国(任至8月)
罗卫平 黄昌建
现任三水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黄福洪
副 书 记:陈英文 陈浩明
常 委:钟飞健 李伟成 孔耀明
曾阳春 李学坚 刘达文
何小玲
区 长:陈英文
常务副区长:钟飞健
副区长:刘晓平 胡 英 罗卫平黄昌建 卢祖荣(挂职)
(2016年5月三水区供稿)